伴隨著罕見低溫天氣來襲,多地不時開啟“速凍”模式,北方城市供熱系統也迎來了大考。萬家溫度系民生,一枝一葉總關情。城市供熱是一項重要的基礎服務保障系統,供熱水平是衡量民生質量的關鍵指標。
“天下大事,必作于細”。供熱是一項復雜性工程,供熱效率、燃料成本、調度能力、管網監管、環境能耗等直接影響供熱的質量,可以深入優化完善的切入點很多;供熱也是一項系統性工程,需要政府、企業、居民等多方聯動協同,才能實現綜合效益最大化。
隨著集中供熱需求的不斷上升,如何優化居民供熱均衡性,減少城市碳排放量,成為北方城市高質量發展主題下的新任務。
城市供熱系統時常面臨不同居民家“冷熱不均”的問題,更面臨供需節奏不匹配形成熱量過剩、能耗浪費的問題。過去,供熱企業缺乏對用戶的主動感知能力,缺少對管網的精細化調節手段,供熱行業在發展的質量效益上有進一步提高的空間。
如何在保障和提升供熱均衡的同時,兼顧節能減排、安全高效?中天碳暖股份有限公司正在與哈工大深入開展智慧供熱的創新實踐合作?;谖锫摼W、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對原供熱系統進行全流程改進,供熱企業可以感知用戶室溫,AI(人工智能)可以助力調節供熱各環節閾值。
具體做法是通過物聯網技術,精確收集室溫數據、天氣數據、建筑數據等變化,基于華為云EI數據治理和算法分析能力,對換熱站、單元、住戶的運行規律進行畫像,構建熱量需求預測模型,實現“熱源、管網、換熱站、住戶”一體化全網協同和精細化調控。按需定產,讓單元與單元之間、住戶與住戶之間的供熱溫度更加均衡,實現統一智能化室溫調節,未來可實現用戶自主溫度調節,形成一個能感知、會思考、可進化、有溫度的“供熱智能體”。
改進后的智慧供熱系統實現了監管從“人治”到“數治”,熱企從“人控”到“智控”,促進供熱均衡的同時,助力節能減排、綠色發展。